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1.这时,只见一片乌云从高处朝东方降落;在降落的过程中,它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最后变成一束火红的光,被同样颜色的小星星所环绕。主便以这种方式在正与我交谈的灵人面前显现。那里的所有灵人都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祂面前;当他们到来时,善者便与恶者分离,善者往右,恶者往左,并且这个过程立刻完成,好像是他们自动的。往右的灵人照其良善的品质被排列,往左的灵人照其邪恶的品质被排列。然后,善者被留下来形成天堂社群,而恶者则被投入地狱。
后来,我又看见这束火红的光深深降至这个星球的低部。这时,它一度显为趋于亮白的火红,一度显为趋于昏暗的亮白,又一度显为黑暗。我被天使告知,这种表象是由住在该星球低部的居民接受出于良善的真理和出于邪恶的虚假造成的。这束火红的光本身肯定不会经历这些变化。他们还说,这个星球的低部既有善者居住,也有恶者居住;但他们都被分开了,好叫恶者能被主通过善者掌控。他们补充说,善者时不时地被主提入天堂,他们的地方便被其他人占据,这一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随着这束火光下降,善者以同样的方式与恶者分离,一切事物都恢复次序。因为恶者耍弄各种阴谋诡计进入善者的住处,并攻击他们。这就是那次来访的原由。随着下降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然后变成一束火红之光的那团云是一个天使社群,而主就在这天使社群中间。这使我得以知道主在福音书中所说关于最后审判的话是什么意思:
祂要与天使带着能力,满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马可福音13:26;路加福音21: 27)
10299.“照着香膏配制师的手工,就是一种香膏”表由于在每一个部分里面的主之神性的流注和运作。这从“膏”或“香膏”和“香膏配制师或制膏者的手工”的含义清楚可知:“膏”或“香膏”是指在敬拜的每一个部分里面的真理(参看10264节);“香膏配制师或制膏者的手工”是指神性本身的流注和运作(10265节)。
还必须简要说明当如何理解这一点,即:流注和运作必须存在于敬拜的每一个部分里面。那些对天堂的奥秘一无所知的人以为,敬拜始于此人自己,因为它是从他里面的思维和感觉或情感发出的。但始于此人的敬拜不是真正的敬拜,因此始于此人的感恩、崇拜和祷告不是蒙主垂听并接受的感恩、崇拜和祷告。它们必须始于与此人同在的主自己。教会知道这是真的,因为它教导,没有任何良善是从人发出的,相反,一切良善皆来自天堂,也就是始于那里的神;还教导,祂是敬拜里面的一切良善的源头,没有良善的敬拜不是敬拜。因此,教会无论从事什么圣事,都会祷告神同在,并引导思维和言语。此处的情形是这样:当一个人进行真正的敬拜时,主会流入与此人同在的良善和真理,把它们提升到自己这里,并提升与它们同在的这个人,是照着它们掌管他的方式和程度而如此行的。这种提升不会显明给这个人,除非他拥有对真理和良善的真正情感,知道、承认并相信一切良善都从上头来,是从主开始的。
甚至连那些通晓世事的人也能明白这一事实,因为他们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学识知道,没有他们所说的属世流注,或物质流注这回事,只有属灵的流注;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无法从自然界流入天堂,只能从天堂流入自然界。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主之神性的流注和运作必须存在于敬拜的每一个部分里面。我也被允许通过大量经历获知,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我被允许感受到实际的流注,对存在于我里面的真理的召唤,把它们联结到祷告的对象上,以及所伴随的对良善的情感和实际的提升。
尽管如此,一个人绝不可以垂手等候流注到来,因为这就像一个无生命的雕像。一个人必须貌似凭自己思考、意愿和行动,然而又必须将其一切真理的思维和朝向良善的努力都归于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主就将接受祂和来自祂的流注的能力植入这个人里面。
因为人被造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成为神性的一个容器;接受神性 的能力不是以其它方式在他里面形成的。一旦这种能力在他里面形成,他就没有其它愿望,只希望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他喜爱来自主的流注,厌恶独自的任何运作。这是因为来自主的流注是良善的流注,而独自的运作是邪恶的运作。天上的所有天使都处于这种状态,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天使(经上或译为使者)”表示源于主的真理和良善;因为天使是它们的接受者(1925, 3039, 4085, 4295, 8192节)。
8478.“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表他们绝不可以忧虑从自己那里获得它。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吗哪每天早晨被赐下,而虫子是在剩下的东西中生出的,以此表示主每天提供人们所需的,因此,他们不必忧虑从自己那里获得它们。这一点也由主祷文中“日用的饮食”,以及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来表示:
不要为你们的灵魂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你们的身体忧虑穿什么。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会不知道吗?你们要先求天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马太福音6:25, 28, 31-34)
这些话同样出现在路加福音(12:11, 12, 22-31)。
本节和接下来的几节在内义上论述的是对明天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被禁止,还受到谴责。他们不可将吗哪留到早晨表示它被禁止,虫子在他们所留下的里面生出并发臭表示它受到谴责。凡看待这个问题的深度没有超过字义的人可能以为对明天的一切忧虑都要抛弃,因而要每天等候从天上来的生活必需品。但是,人若从比字义更深的角度,也就是从内义来看待这个问题,就能知道“为明天忧虑”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不是说为自己获得衣食,以及未来的资源而忧虑;因为人为自己和家属做准备并不违反秩序。但当人们不满足于自己那一分,不信靠神而是信靠自己,只关注世俗和地上的事物,不关注天上的事物时,他们就有对明天的忧虑了。这些人完全被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拥有一切并掌控所有人的欲望主宰。这种欲望被点燃,并烧得越来越旺,直到最后到了无法估量的地步。他们若达不到自己所渴望的目标,就会悲伤,也会为失去它们而感到极度痛苦。他们也找不到安慰,因为在失去的时候,他们向神性发怒。他们弃绝神性,连同信的一切,诅咒自己。这就是那些为明天忧虑之人的样子。
那些信靠神性的人则完全不同。这些人虽然也关心明天,但毫无忧虑,因为他们思想明天时并不担心,更不用说焦虑了。他们无论是否达到自己渴望的目标,都会心平气和;他们不会为失去而悲伤,而是满足于自己那一分。他们若变得富有,不会迷恋财富或心系财富;若提拔到重要位置,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价值;若变得贫穷,不会悲哀;若地位低下,也不垂头丧气。他们知道,对那些信靠神性的人来说,一切事都在朝一个永恒的幸福状态发展,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有助于这个状态。
要知道,神性治理是普世的或全面的,也就是说,它存在于最小的细节里面;处于圣治或天命溪流的人正不断朝更幸福的事迈进,无论表面上看,手段会是什么。那些信靠神性,并将一切归于祂的人处于圣治或天命的溪流;而那些只信靠自己,并将一切归于自己的人则未处于圣治或天命的溪流;他们的观点是相反的,因为他们将圣治或天命从神性那里夺走,并声称它是他们自己的。还要知道,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圣治或天命的溪流,就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平安的状态;在何等程度上凭信之良善处于平安的状态,就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圣治或天命之中。唯独这些人知道并相信,主的圣治或天命在每一个事物里面,事实上在最小的细节中,如前所示(1919, 4329, 5122e, 5894, 6058, 6481-6486, 6490, 7004, 7007节),圣治或天命关注永恒之物(6491节)。
但持相反观点的人几乎不愿听见有人提及圣治或天命,因为他们将一切都归因于自己的精明,不能归因于此的,就归因于运气或意外:有的把它归因于命运,他们将命运归因于自然的力量,而非归因于神性。他们把那些不将一切归因于自己或自然力量的人称为简单人。由此再次看出那些为明天忧虑的人是何性质,而那些不为明天忧虑的人又是何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